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我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党宣【2018】9号)要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挖掘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现启动我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遵循“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要求,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打造构建一批体现中北特色的课程群,到2023年,建成课程思政示范学院1个;建成课程思政专业示范点11个;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1门。
二、申报类别与计划立项数
A类: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项目(特色通识类课程)(计划2项)
B类: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项目(其他类别课程)(计划30项)
C类:课程思政试点示范专业建设项目(计划2项)
D类:课程思政试点示范学院建设项目(计划1项)
三、申报、推荐与评审
1、各学院在组织积极申报的基础上,向学校择优推荐,经汇总后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2020年“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立项。
2、“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建设期为1年,期满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对立项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开展面向全校的示范展示。
四、项目要求
1、A类项目:立足学校办学特色、立足山西365特色,拓展通识课程思政内涵。讲好山西故事、弘扬兵工精神,营造浸润环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对通识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按照MOOC建设,撰写能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具有我院特色的通识课程。
2、B类项目:充分挖掘课程的育人元素,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造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达成评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365情怀等,推动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
3、C类项目: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和立德树人的浓郁氛围。将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立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课程体系,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整体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4、D类项目: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建设一批示范课程,每个专业均建设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院党委书记带头推动,各基层教学组织积极开展学习共同体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培训活动、教学沙龙及教学研讨会,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打造新时代教育工作队伍。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方法,多途径突出教学成果影响力,展示学院“课程思政”成效。
五、项目建设成果
1、A类项目
1)一套完整的MOOC平台资源。2)一份新撰写的课程教学大纲。3)一套新课件、新教案。4)一套能体现课程整体设计及建设成效的材料,包含1则10min说课视频、2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个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和学生的反馈及感悟等能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材料。
2、B类项目
1)一份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2)一套新课件、新教案。3)一套能体现课程改革成效的材料,包含2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个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和学生的反馈及感悟等能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材料。
3、C类项目
1)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2)建立一套融合“课程思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3)建设《“课程思政”精品案例选编》。4)制作专业“课程思政”成效展示视频(时长15-20分钟)。5)提交“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工作总结报告。
4、D类项目
1)每个专业均建设有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制定一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方法。3)建设《“课程思政”精品案例选编》。4)制作学院“课程思政”成效展示视频(时长15-20分钟)。5)提交“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工作总结报告。
六、相关要求
1、学校将申报情况作为学院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给予各类项目的研究经费支持为:A类项目每项二十万元;B类项目每项3000元;C类、D类项目每项一万元。
3、5月7日前,学院将申报表(附件1)、汇总表(附件2)交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同时电子稿上报至邮箱jyk@nuc.edu.cn。
附件:1. 2020年我院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申请书(ABCD类)
2. 2020年我院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育发展中心)
教务处
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