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我院创社会暑期实践团”与指导老师柴瑞琴老师来到了山西大剧院进行周边采访,并且在这之后寻访了太原市内几个有文化代表意义的雕塑。
从上午八点出发,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山西大剧院,据售票人员反映,剧院场次安排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以及假期,不同剧种的票价有所偏差,而平均票价于一百至两百的周边范围浮动。同时,话剧为最受欢迎的剧种,更受家庭喜爱。
在采访周边群众的时候,许多群众反映的是并不经常来剧院观看表演,更多的是将其当做一种生活消遣方式或者是作为一种家庭活动与家人一同前来。人们对山西大剧院的建筑设计和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人们虽然未必都能体会到戏剧的艺术精髓所在,但确实受到戏剧艺术所衍生的文化的影响。人们也具备培养文化的意识,将戏剧欣赏多作为一种家庭活动,由此对后辈的文化素养施加影响。而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尚处于文化意识到文化素质的过渡阶段,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重视仍在逐渐发展。
下午两点实践团再次出发,先后寻找了墨艺苑,珠林园,青春缤秀园,青年园,和五一广场的城市雕塑。
调研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太原市内作为城市符号的雕塑数量较少,为寻访的取材增添了限制也提升了难度。而且人们对雕塑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出现较多不愿接受采访或者在采访过程中无话可说的情况。实践团发现市民并不抗拒去了解雕塑,而需要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和宣传。
7月9日,“我院创社会暑期实践团”来到太原市最大的公园——迎泽公园进行交流和采访。
在采访时队员发现迎泽公园的人群范围非常广泛,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对迎泽公园的设施和环境表示满意。一位常常途径太原办公的叔叔见证了公园这些年来的变化,他注意到了公园新建的跑道还有更美丽的景色,娱乐设施虽不能说很多,但他认为这些已经足够了。
然而迎泽公园的变化还是与一部分人群的利益相冲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太原师范大学的教师,他们组建了自己的“太师挚友”的团体。同时她们的活动非常的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公园附近有居民区,除了压缩了原来较大的活动场所之外还出现了“静音区”,使她们的活动也相对受到了限制。在她们眼中,公园应该是为大家服务的,而且不能够热闹起来的公园是不完整的,所以她们对公园的一些改变表示不能完全理解,并且不知道应该向何处反映。
本次交流采访所指出的可考虑改进措施之一就是在公园所在区域设立总负责的意见反映处理机制以及分布的各个分支,来调和各方面矛盾并促进文化设施和服务的进一步发展。